電機的轉軸技術要求
電機的軸首先應有足夠的強度。以保證電機在工作狀態(tài)和加工中軸不產(chǎn)生殘余變形或損壞;同時,轉軸要有足夠的剛度,即轉軸工作時,軸的撓度必須在允許范圍以內(nèi);還應考慮轉軸的臨界轉速的高低,應使轉軸的工作轉速和臨界轉速之間有足夠差值,以防止產(chǎn)生共振,特別是對轉速較高的電機,必要時應進行臨界轉速的驗算。
電機中轉軸的強度和剛度的保證,電機運行時,轉軸所受的機械力和力矩的形式隨電機種類和傳動機構的不同而異。作用力主要包括轉子組件自身的重力,轉子偏心引起的單向磁拉力和不平衡重量導致的離心力。電機軸伸端由傳動機械作用在軸上的負載扭力矩等。
軸的尺寸公差要求。軸上的尺寸有徑向尺寸和軸向尺寸兩類。主要的、關鍵的徑向尺寸包括軸承位、鐵心位、換向器或集電環(huán)位和軸伸位等,這些尺寸精度要求較高,采用精車甚至是磨削的方式達到。軸向尺寸中,特別是兩個軸承軸肩尺寸、鐵芯位與軸承位之間的距離尺寸等。
軸的形位公差要求。軸的形位公差主要包括軸承位、軸伸位與鐵芯位外圓之間的同軸度或圓跳動。軸的軸承位是支承電機旋轉的定位。其他形位公差有軸的直線度、兩軸肩平面相對軸中心線的垂直度,軸伸位鍵槽對稱度等。
軸伸位會直接影響與負載裝置的連接,如果加工不適宜,很容易引起振動和噪聲問題;鐵心位會造成定子、轉子之間的氣隙變化,嚴重時導致電機氣隙不勻或掃膛故障。對于少極低轉速電機,由于定轉子間的氣隙相對較小,兩者的同軸度保證就更關鍵和必要。